第三个字是塞的成语大全列表
第3个是塞的成语
塞在第三个的成语解释
- 挨山塞海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。
- 拔本塞源 本:根本,根源。拔起树根,塞住水源。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。
- 闭目塞听 闭上眼睛不看,堵住耳朵不听。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。
- 拔本塞原 ①比喻背弃根本。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。多用于坏事。亦作“拔本塞源”。
- 蔽明塞聪 蔽:遮;聪:听觉灵敏;明:看得清楚。蒙住眼睛不看,堵塞耳朵不听。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。
- 充天塞地 指整个宇宙。
- 垂头塞耳 指不问不闻,装聋作哑。
- 担雪塞井 挑雪去填塞水井。比喻徒劳无功。
- 敷衍塞责 塞责:搪塞责任。指工作不认真负责,表面应付了事。
- 壶浆塞道 壶浆:以壶盛着酒浆;塞道:挤满道路。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。
- 汗牛塞栋 形容藏书非常多。同“汗牛充栋”。
- 荆棘塞途 满路都是荆棘。比喻环境困难,障碍很多。
- 两豆塞耳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,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。
- 聊以塞责 姑且应付一下,算是交代了责任。
- 漫山塞野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。形容很多。同“漫山遍野”。
- 失马塞翁 比喻因祸得福的人。
- 屯街塞巷 形容人多拥挤。
- 无以塞责 自谦之语。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。
- 鹰犬塞途 鹰犬: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,比喻爪牙;塞:堵塞;途:道路。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。
- 赭衣塞路 穿囚服的人挤满了道路。形容罪犯很多。
- 昭德塞违 彰明美德,杜绝错误。
- 蔽聪塞明 蔽:遮;聪:听觉灵敏;明:香得清楚。掩住耳朵,挡住眼睛。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。
- 闭明塞聪 堵塞视听。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。
- 闭门塞窦 关闭门窗,堵塞洞穴。多谓防备之严。
- 闭目塞聪 聪:听觉敏锐,这里指听觉。闭着眼睛,堵住耳朵。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。
- 闭门塞户 关闭门窗,堵塞洞穴。多谓防备之严。
- 闭目塞耳 堵塞视听。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。
- 两耳塞豆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,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。
- 波罗塞戏 即双陆。古代游戏,二人相博,类似下棋。
- 迁善塞违 犹言向善而防堵邪恶。
- 填街塞巷 形容人非常多。
- 钻山塞海 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。
- 双豆塞耳 塞:堵。两粒豆子堵塞双耳。指听不到声音。比喻不听忠告
- 豺狼塞路 豺狼:两种凶狠的野兽;塞:堵塞。比喻坏人当权
- 汗牛塞屋 汉牛:使牛出汗。指藏书太多,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,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藏书非常多
- 潦草塞责 潦草:草率,不精密,不认真;塞:搪塞。形容做事敷衍了事,马马虎虎,不负责任
- 漫天塞地 漫:满;塞:充满。从天上到地下到处都是
- 锢聪塞明 锢:禁锢,堵塞;聪:听觉;明:视觉。指堵塞人的耳目,使之浅陋迟钝
第三个字是塞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3个是塞的成语接龙
塞在第三个的成语出处
- 挨山塞海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那日观看的人,何止挨山塞海。”
- 拔本塞源 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。”
- 闭目塞听 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“闭目塞聪,爱精自保。”
- 拔本塞原 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。”
- 蔽明塞聪 宋·曾巩《洪范传》:“夫然,故蔽明塞聪,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。”
- 充天塞地 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‘你看这个天地中间,甚么是天地的心?’对曰:‘尝闻人是天地的心。’曰:‘人又甚么教做心?’对曰:‘只是一个灵明。’可知充天塞地中间,只有这个灵明。”
- 垂头塞耳 《后汉书·殇帝纪》:“刺史垂头塞耳,阿私下比,‘不畏于天,不愧于人’。”
- 担雪塞井 唐·顾况《行路难诗》:“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,炊沙作饭岂堪食。”
- 敷衍塞责 清 张集磬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:“而严令愿为恪遵,委勘几及年余,始克竣事,半属敷衍塞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