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个字是吞的成语大全列表
第3个是吞的成语
吞在第三个的成语解释
- 杜口吞声 形容一句话也不说。
-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- 负重吞污 犹言忍辱负重。
- 囫囵吞枣 囫囵:整个儿。把枣整个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
- 鹘仑吞枣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,不细嚼辨味。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,不加分析。
- 啮雪吞毡 指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。
- 漆身吞炭 漆身:身上涂漆为癞;吞炭:喉咙吞炭使哑。指故意变形改音,使人不能认出自己。
- 忍气吞声 忍气:受了气不发作;吞声:不敢出声。指受了气勉强忍耐,有话不敢说出来。
- 饮恨吞声 饮恨:强忍怨恨;吞声:哭泣而不敢出声。形容忍恨含悲,不敢表露。
- 饮泣吞声 眼泪只能往肚里流,不敢哭出声来。形容受压迫时,忍受痛苦,不敢公开表露。
- 咽苦吞甘 犹咽苦吐甘。偏指吃苦。
- 浑抡吞枣 比喻笼统地接受,不加分析,食而不化。同“浑沦吞枣”。
- 浑沦吞枣 整个地吞下枣子。比喻笼统地接受,不加分析,食而不化。
- 啮檗吞针 檗:俗称黄柏,味苦。啮檗:食用黄檗,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。吞针:将针吞下,比喻食物极难入口。形容食物难以下咽。
- 屏气吞声 犹言忍气吞声。指受了气勉强忍耐,有话不敢说出来。
- 钳口吞舌 犹言闭口不言。紧闭着嘴,什么也不说。
- 蛇欲吞象 蛇想吞下大象。比喻贪欲极大。
- 网漏吞舟 网:渔网,比喻法网;吞舟:吞舟的大鱼,比喻大奸。网里漏掉吞舟大鱼。比喻法律太宽,使重大的罪犯也能漏网。
- 壮气吞牛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。
- 饮气吞声 指不喘气,不做声。形容忧惧惶恐。
- 饮冰吞檗 指生活清苦,为人清白。同“饮冰食蘖”。
- 一蛇吞象 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。比喻人心不足,贪得无厌。
- 巴蛇吞象 巴蛇:古代传说中的大蛇。巴蛇吞吃大象。比喻贪得无厌。
- 慢慢吞吞 缓慢的样子,动作非常慢,指做事没有效率
- 服气吞露 服气:导引之术,即气功。指修炼道术
- 茹泣吞悲 茹:吃;茹泣:饮泣。形容十分悲痛
第三个字是吞的成语接龙、出处
第3个是吞的成语接龙
吞在第三个的成语出处
- 杜口吞声 《后汉书·曹节传》:“群公卿士,杜口吞声,莫敢有言。”
- 饿虎吞羊 《清平山堂话本·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
- 负重吞污 严复·夏曾佑《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》:“仁人志士,椎心泣血,负重吞污,图其所志。”
- 囫囵吞枣 《朱子语类·论语十六》:“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,不是囫囵一物。”
- 鹘仑吞枣 宋·朱熹《答许顺之书》:“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,正是鹘仑吞枣。”
- 啮雪吞毡 汉武帝天汉元年,苏武以中郎将出使匈奴,单于留不遣,欲降武,乃幽武于大窖中,绝其饮食。天雨雪,武卧啮雪,与毡毛并咽之,终不屈。事见《汉书·苏武传》。
- 漆身吞炭 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“豫让又漆身为厉,灭须去眉,自刑以变其容。……又吞炭为哑,变其音。”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漆身为厉(癞),吞炭为哑,使形状不可知。”
- 忍气吞声 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从今后忍气吞声,再不敢嚎咷痛哭。”
- 饮恨吞声 南朝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自古皆有死,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